入秋后,植物將進入全年又一個生長適宜期,但部分植物病蟲害也將進入全年的發生高峰期,同時夏季植物的旺盛生長和雨水的沖刷,肥分也漸趨不足,需要在病蟲害防治、水肥、修剪等方面著手進行科學養護。
首先,因6月份水澇災害死亡的苗木要及時進行清理;其次,要繼續做好中耕除草工作,把土壤表層松動,使之疏松透氣,以達到保水、透氣和增溫的目的,同時要清除草坪、樹圈周圍及林帶內的雜草,樹圈內除草的深度不宜太深,一般在5cm左右即可,以避免損傷植物根系。
一、修剪
立秋之后應對苗木進行修剪,這樣利于苗木生長,目的是調節水分、養分的供應,均衡樹勢,使生長健壯,花繁葉茂,并按觀賞要求剪成特殊的樹形。一般落葉植物在秋末落葉后至次年發芽前進行;常綠針葉樹在初秋進行;常綠闊葉植物在春季進行;有傷流的樹種應避開傷流期。定形之后還要經常修剪,以保持樹形。主軸中心干明顯的樹種,要保護中心干的生長優勢。花灌木應根據花芽著生的部位進行修剪:花芽著生在當年枝條的,可在冬季短截修剪;花芽著生在去年枝條上的,在花后進行短截;花芽著生在多年生枝條上的,除剪去過密枝、半枯枝等外,一般不進行修剪。
二、施肥
秋季是根系生長的高峰,對于春季新種植的樹木可結合基肥,施入一些磷鉀肥,以增加樹體積累、提高細胞液濃度,從而增強樹木的越冬能力,并為來年生長和發育打好基礎,應注意的是,不施或少施氮肥。如氮肥施入過量,會造成苗木秋季枝條旺長、木質化程度低,從而導致抗寒能力下降。
追肥方法:
⑴地下追肥。一般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即可。在行間開溝,將肥料施于溝內,然后蓋土;也可將肥料稀釋后,均勻噴施于苗床(壟、畦)上,然后用清水沖洗植株。一般情況下,畝施尿素15~20千克,15天后再施一次,施2~3次即可。
⑵根外追肥。秋季結合噴藥,噴0.2%尿素+0.3%磷酸二氫鉀液。闊葉樹種在立秋后不再施肥,以防花木徒長。
三、澆水
初秋時氣溫尚高,樹木蒸騰量較大,故應予以適當澆水,防止秋旱發生。每次澆完水后,還應及時進行松土保墑。9月下旬后,就應嚴格控制澆水,防止樹木秋發,以樹木不萎蔫為宜,如果天氣過于干旱,也可少量澆水
四、雜草防除
因秋季雜草比較多且生長較快,為了提高工作效率,一般建議人工與化學防治方法相結合,以控制雜草生長速度、防止雜草結籽。
⑴人工除草
人工除草一般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,但是成本較高,且工作效率較低。不過需要切記的一點是,鏟除的雜草一定要帶出田間進行處理。如果沒有帶出田間,割除后的雜草莖稈上殘留的營養是可以讓草籽成熟的,那樣的話就失去了除草的意義。
⑵化學除草
在立秋以后10天以內使用林清(除草不傷樹根的新型除草劑)或者草甘膦除草。如果超過10天還沒有用除草劑的話,就用百草枯(水劑已禁售,可以選購可溶膠劑或顆粒劑)或者復配草甘膦,這個時候用完基本雜草就不能再生長了。
五、病害防治
1、清除浸染來源。收集病枝落葉集中銷毀,減少病源來源。
2、加強栽培管理,促使植株生長健壯,提高抗病力。合理密植,注意通風透光,降低葉面濕度,減少發病率,澆水要適量,連綿陰雨天要及時排水。
3、選擇抗病品種,提高抵抗力。
4、采用化學防治手段。
六、蟲害防治
1、人工防治:幼蟲群集為害期可以人工捕殺。
2、根據成蟲趨光性強的特點,設置專用燈光誘殺成蟲。
3、生物防治。寄生蜂可在蟲卵中寄生。
4、根據蟲害發生種類的不同選用專業的藥劑進行防治。
(本網站部分素材來自網絡,如果本網站展示信息侵犯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,請及時通知我們,我們立即予以刪除。)